竹笋类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竹笋类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八卦奇侠董海川[新闻]

发布时间:2020-11-13 16:05:43 阅读: 来源:竹笋类厂家

董海川,又名继德,直隶顺天府文安县朱家坞人,生于清嘉庆二年(1797年)。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不仅博采众长,创编了我国四大名拳之一八卦掌,而且凭借高超武技,闯荡江湖,济贫扶弱,惩恶扬善,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侠义之事,因此有“八卦奇侠”之誉。

奔走大江南北,投访名师隐士

董海川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,其祖董宪周武艺超群,“威名震河朔”。他自小酷爱练习拳脚功夫,好打抱不平,在乡里有些名气,可惜未遇良师,武功长进不大。二十岁那年,为了深究各家拳法之精奥,开始了长期浪迹江湖的生活。

他挟技奔走大江南北,深山僻壤之间,投访名师隐士,广收博采。他听说泰山有一个外号叫铁拐道人的人武艺高强,便千里迢迢赶到泰山。他在泰山上四处探询,也未打听到铁拐道人的下落,后来一个道姑告诉他,铁拐道人因遭清兵追捕,又到河南云游去了。董海川马不停蹄,又赶到河南开封,可仍没有发现一点踪影。他非常失望,只好寻一个简陋的小店住下。

为了硉口,董海川来到相国寺前摆摊卖艺,他朝众人打个稽首道:“会看的看门道,不会看的看热闹,众爷们给捧个常”说完,耍了一趟六合刀;把刀放下,又耍了一套六合拳。这时从东边来了个骑毛驴的胖和尚,着一身皂色僧服,腰间拎个大葫芦。他呵呵笑道:“这等武艺还有脸在此卖弄,不如回家种地去!”海川定睛一看这和尚,满身肥肉,不像练武之人,不觉非常生气,但转念一想,他敢如此放肆,定非凡人,便朝和尚打个稽首,道:“老师傅若不服气,咱们比试比试。”和尚听了,也不搭话,只是解下葫芦,咕嘟嘟喝了几口,然后猛地朝海川一努嘴,“噗”的一声,一道水柱喷来,海川一闪身,左肩已被喷湿,一阵疼痛,他扭头一看,肩上红了一片。海川想,这和尚还真有功夫,不如拜他为师。一抬头,那和尚骑着毛驴已经走远。海川叫道:“喂,老师傅,您是哪个庙的?”那和尚也不回头,一会儿便消失在人群中。海川见和尚不理他,扫兴而回,拿起自己的宝刀,只见刀下压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一首五言古诗:“八方一杯酒,卦卜观京华。掌上千秋山,传书武林观。”

海川回到客店,把纸条铺在炕上,左观右看,不解诗意。海川又让店小二来看,店小二也看不出什么名堂,店小二道:“相国寺里有一位铁禅法师,他上知天文,下晓地理,也许他能看出点门道来。”海川一听,拿起纸条,直奔相国寺。铁禅法师观诗良久,笑道:“这是珠联妙句,你看,把这首诗每句尾字连起来,就是‘九华山观’,一定是安徽九华山有道士传你技艺。”海川听了非常高兴,说道:“不知是谁指点,我明日便去九华山寻师。”

董海川历尽艰辛来到九华山,沿山寻觅道观,无有结果。在山中转来转去,不知不觉天色已暗,正在焦急之时,忽听前面有潺潺水声,他寻水而去,来到小河边,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正踏水过河,可是声息全无,衣襟未湿。海川知这老道功夫高深,想可能正是欲寻之人,于是上前稽首道:“弟子董海川,特来九华山学艺,请师傅指教。”那老道一听,笑道:“我们观中不养闲人,你有什么本事?”海川答道:“我有‘程门立雪’的精神。”那老道一挥羽毛扇,又问:“你学艺是为了什么?”海川昂然答道:“救我苍生,壮我国威。”老道听了,微微一笑,飘然而去,海川急忙跟在后面。他们穿过一片茂林修竹,一座道观出现在眼前,只见上书“清虚观”三字。老道进了观门,也不理海川,随手把竹门关上,把海川关在门外。

海川非常机灵,便在门外跪下。直到天亮,才听到观门“吱荅”一声开了,出来的不是老道,却是一个妙龄女子。只听她说道:“还不快进来,清虚道长已收你为徒了。”海川急忙爬起来,跟她来到后园。只见清虚道长正笑吟吟坐在石凳上,海川双膝跪地:“弟子董海川拜见师父。”清虚道长道:“在观中要守道规。你要牢记,学好武艺,是为杀富济贫,替天行道,切不可为虎作伥,干奸邪之事。”海川点头答应。道长又指着刚才引他进来的那个女子说:“她是你的师姐吕飞燕,以后有不懂的地方,可问她。”海川向吕飞燕打了个稽首道:“以后请师姐多多指教!”吕飞燕看他那认真的样子,不禁“噗”的笑出声来。

清虚道长站起身来,说道:“我教你一种变换掌法的拳艺,比武时,要以变应变,借力推力,旁敲侧击,避实就虚,正如孙武子所云:‘战势不过奇正,奇正之变,不可胜穷也。奇正相生,如循环之无端,孰能穷之?’此掌法有仰、俯、竖、抱、侧、尧牛舌、螺旋八种。”说着,清虚道长行了一套掌式,只见走如蛇、转如猿,抖如鹰,迈步形如剪,走路稳如车,海川看得眼花缭乱。清虚道长演毕,指着一棵菩提树对他说:“头二年,你每天绕这棵树一百圈,这是基本功。”海川点头称是。

从此,海川每天绕大树转圈,练内圈法,可是练了三个月,他有些沉不住气了,便要求清虚道长再教些别的。清虚道长斥责道:“你不要小看这内圈法,身、步法与意气相依,须循序渐进,否则难以练外功”。海川不以为然,只是默默地呆望着师父,清虚道长看出他的心思,就对海川说:“不信,你来试试!”海川早就想看看师父的本领,只是不好启齿。今见师父自己提出,正合他的心意,连忙问道:“师父!怎么试法?”道长说:“你来打我嘛!”海川高兴非常,把手一拱,一个箭步跳了上去,对准道长挥拳便打。不知怎的他的拳头虽然用力很猛,但一到道长身上就软了。他用走内圈的步法,绕道长一连几拳,道长摄身有术,海川拳拳落空。道长也不反击,却含笑说:“拳头不行,可拿个家伙来打我嘛!”海川马上搬出两口锋利的大刀,说:“师父,您选用一把吧!”道长白了一眼说:“我要那玩意何用,这把扇子就绰绰有余了!”海川细看那把扇子,不到尺余长,又怎能当武器使用呢?!焦虑地说:“师父,万一有个三长两短,如何是好?”道长用激将法说道:“不信你就试试,尽管使劲砍来,不碍事的!”海川站好架势大喊一声:“看刀!”“咋嚓”一声。明明是对准道长砍的,却把旁边一张四方桌砍成两半。转头去寻师父,只见道长泰然自若地坐在方凳上,微笑着挥动羽毛扇。海川又横刀一扫,再定睛一看,道长仍坐在方凳上挥动羽毛扇。海川傻眼了。他丢刀跪在地上,“嘭、嘭、嘭”连叩了三个响头,心服口服地说:“师父,我算是开了眼界啦!”道长默默地点了点头:“嗯,这是自然门中的轻功!”从这天起,海川不再心猿意马,专心致志地从基本功“走内圈”练起。随着时光的流逝董海川与师姐吕飞燕的来往也日益密切,两人经常在一起共磋剑法拳艺,飞燕还教海川诗书琴画。海川原读过两年私塾,现在飞燕帮助下,学问上长进不校海川从飞燕这里知道了他们师徒二人的身世。

原来师父是南宋遗民,是文天祥丞相的后代。自从元兵南下,南宋灭亡,文丞相夫妇在大都被害,文家便逃进九华山,誓死不为元人作官,到了师父这一代,便出家入道了,取法名毕澄霞。而吕飞燕乃女侠吕四娘之女。吕四娘是反清志士吕留良的孙女。

吕留良不满朝廷腐败,继承东林遗风,常邀诗友在家中后园聚会,谈古论文,抨击时政。

以后,雍正帝大兴文字狱,诛杀硕儒,文字案牵连吕公,此时吕留良已死,雍正帝便令掘墓鞭尸,满门抄斩。结果吕家只有吕四娘得以幸免,吕四娘决心报仇,到峨嵋山白衣庵拜广慈老尼为师,剑艺学成后,便只身潜入京城,在一个风急月昏之夜,装扮成宫女,混入圆明园,把雍正刺死,并斩下他的头祭祀祖父和被杀全家人。吕四娘报仇后,便隐姓埋名,浪迹天涯。后来在武当山与剑侠朱蓉镜结合,生下一女,取名飞燕。不久,湖南天地会派人找到朱蓉镜,请他出山。朱蓉镜后因参加天地会起义,被清兵杀害。吕四娘闻讯悲痛欲绝,伤叹之余,她身背飞燕,赶到九华山,找到清虚道长毕澄霞,在九华山隐居。

清虚道长原与吕留良是好友,对她母女二人的到来非常欢迎。可是,吕四娘因悲伤过度,染上重疴,不久溘然病逝。吕飞燕便在清虚道长的培育下长大成人。海川知道这一切后,对师父和师姐更加敬佩。

星转斗移,转眼间八年过去了。清虚道长喜欢海川勤奋敦厚,更把飞燕视为掌上明珠,如今见他们两人形影不离,感情日深。喜在心头。这些年,他把八大掌法,内外功法,坐卧功法、轻功法、垂手法,缩解骨法,点穴术和十八般兵器都传授给董海川,海川武艺大长。这一天,师父把海川叫到跟前,对他说:“我已把所有的功夫都教给了你,但武功要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只有靠自己去经历风雨世面,在武林中去磨练。”海川明白师父的一片苦心,虽然舍不得离开八年中朝夕相处的师父和师姐,但为了不负师望,同意下山。临行前,师父请来飞燕为海川饯行。席间,道长再次叮嘱:“下山切不可凭武技为虎作伥,干奸邪之事,而要济贫扶弱,除暴安良,替天行道。”海川频频点头。道长让飞燕送海川下山。两人来到山下,飞燕眼泪汪汪地说:“我念师父多年养育之恩,侍奉师父尽终,此次不能与你同行,江湖风多浪急,你要多加保重!”海川也潸然泪下,慨然道:“千里明月,星心相樱”飞燕从怀里摸出一个锦匣,只见里面有一柄精巧玲珑的鸳鸯剑,也就四寸多长,锋利无比。她把雄剑交给海川,“这是母亲的遗物,我把雄剑送给你,做为相思之物。”海川小心翼翼接过雄剑,揣进怀中,转身大踏步走了,从此又开始了云游生涯。这一年,他二十八岁。

智诛知府,死里逃生

董海川下得山来,经湖北,入四川,后又出三峡,进江苏,一路行侠仗义,拳打不平,沿途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动人故事。旅途中,他遍访名师高手,逸人隐士,兼收并蓄各门各派武术之长,大大开拓了他的眼界。这一天下午,他来到苏州城西枫桥镇的寒山寺,见寺门外停放着一座花轿,许多衙役守着寺门。他一打听才知,原来新上任的苏州知府瑞华看中了民女骆少枝,欲强娶为妾。这骆少枝与秦淮碧青梅竹马,情投意合。秦淮碧进京赶考,骆少枝望眼欲穿。瑞华派人来抢,踢死骆母,骆少枝跑进寒山寺躲避,衙役们又尾随而至守在寺外。海川心中大怒,便心生一计:他装成一个香客混进寺里,在大殿后找到正在哭泣的骆少枝,只见一个婆娘正在旁边劝解,便走过去抽刀横在这婆娘颈上,说道:“不要声张,听我吩咐!”婆娘被突如其来的事变吓慌了神,急忙跪下道:“请壮士饶命,我也是受人指使,不得已呀!”海川从怀里掏出一些银两分给她,把余下的给了骆少枝道:“我走后,你马上逃生去吧!”骆少枝听了,感动得热泪盈眶,跪下说道:“多谢恩公!”海川换上女装,遮了盖头,让那婆娘领着,装出袅袅娜娜的样子,走出寺外,进了花轿。众衙役急忙抬起轿子,直奔苏州府。瑞华听说骆少枝已被接来。高兴地手舞足蹈,吩咐丫环领新娘在后面房中歇息。天擦黑时分,瑞华喝得醉醺醺的推门进来,海川看得清楚,一个猛虎掏心,一掌击中瑞华的胸脯,瑞华惨叫一声,气绝身亡。海川连忙脱下女装,乘着月色,越墙而去。

苏州知府被杀一案震惊朝野上下,一时夜行人乔女杀知府一事成为街谈巷议,甚至入了武侠小说。此时董海川已离开江苏地界,来到河南开封。这天他来到相国寺,原想寻找当年留诗引他去九华山学艺的那位胖和尚,报答引见之恩。忽见有人扯他衣襟,回头一看,是个小衙役。小衙役道:“我家夫人唤你。”说着带海川来到一座花轿前,轿窗里露出骆少枝。原来那日骆少枝逃出苏州,便到无锡舅舅家避居,恰逢秦淮碧考中进士,又中了榜眼,被委任开封知府。秦淮碧派人找到骆少枝,接到开封,与她成亲。

骆少枝把董海川带到开封府,见了秦淮碧,秦淮碧非常高兴,设宴款待海川,二人谈论五湖游兴,六朝韵事,民间冤屈,江湖风险,很是投机。最后,秦淮碧请海川任开封府护卫总管。海川见他谈吐不俗,一身正气,便欣然应诺。董海川在开封府担任护卫总管后,协助秦淮碧擒拿巨盗,平反冤案,百姓悦服,声名大振,河南人尊称他为“董公”。

这天晚上,董公办完公差,又困又乏,倚窗而睡。恍惚之中,忽听有人喊:“捉贼啊!”

便破窗而出,谁知刚跳出窗外,只听“嗖”的一声,右臂一阵剧痛,他“唉哟”一声,栽倒在地。原来,董海川在开封擒拿巨盗流贼,惹恼他们,他们便想除掉董海川,于是早在董海川窗外设下暗弩,并在弩头上涂抹剧毒,然后在窗外诱董海川出来,使他中箭。董海川中箭后脸色变青,呻吟不已。秦淮碧忙请来相国寺铁禅法师,法师看了董海川的伤势,叹口气道:“暗弩上所配毒药是剧毒,只有铁拐道人才有解药,可是如今到哪里去找铁拐道人呢?像董先生这身体也只能维持几十天。”这时从旁边闪出一个叫王福的小衙役,他道:“前几日,我听少林寺一个和尚讲,铁拐道人一个月前到北京白云观去了。我进京找他索药。”秦淮碧道:“事到如今,只好如此了,你快去快回!”说着,叫人牵过一匹快马,让王福连夜驰马进京。

王福日夜兼行赶到北京,向人打听了白云观方向后,便直奔而去。傍晚时分,他看见一座寺院,走进院内,只见有一挺拔修美的高塔,隐约间他好像看见塔下有一人影,便急忙上前想问铁拐道人下落。没想刚走了几步,“扑嗵”一声,掉进陷井,井内插有竹签,王福被竹签钉得死死的,不能动弹,只好大喊“救命啊!”

原来这寺庙并不是白云观,而是它对面的天宁寺。这天宁寺为何设机关呢?这里面有一段故事:隋朝迎释加牟尼佛骨到中国,后将三粒佛舍利藏于北京石经山云居寺藏经洞内;明万历皇帝的母亲信佛,令人将佛舍利迎到宫中供养,以后,云居寺法师迎佛骨归山,可是少了一粒,只得以珍珠代替。后来遗失的那粒佛舍利辗转到康熙皇帝的母亲手里,这位信佛的老夫人死后随那粒佛舍利一齐埋在天宁寺塔下。以后,盗宝的强盗络绎不绝,天宁寺法师为保护佛宝,便在此设下各种暗器机关。没想到王福误来此地,反遭暗算。

真是无巧不成书,王福看到的那个塔下身影原是吕飞燕。她奉清虚道长之命,也是来京找铁拐道人。原来清虚道长常与反清志士秘密往来。洪秀全闹金田起义后,自号太平天国,在南京定都;洪秀全近日派部属到九华山找到清虚道长,请他联络八卦教和天地会。铁拐道人原名郭济元,与清虚道长是老友,又是八卦教领袖。此时吕飞燕已经在白云观找到铁拐道人。今晚,她乘月色到天宁寺来看佛宝,没想却碰见王福掉进陷井。她把王福从陷井中拉上来,只见王福浑身是血,气息奄奄,便问道:“你是何人?为何深夜到此?”王福断断续续地说:“我从开封府来,董海川先生身中毒弩,生命垂危,特来白云观找铁拐道人寻解药……”飞燕一听忙想再问,但王福却头一歪死去了。

吕飞燕急忙返回白云观,找到铁拐道人,把董海川受伤一事讲了。铁拐道人道:“董海川艺高胆大,是个了不起的豪杰,日后能成大事,应当赶快救他。”说着从锦匣里取出解毒的药丸递给飞燕,飞燕告辞出观,买一匹骏马,直奔开封府而去。

吕飞燕赶到开封府时,董海川已昏迷不醒,飞燕忙用热水给他服下药丸。第二天一早,董海川便醒来,并且精神大爽,神志如初,他知飞燕守候他一夜,露出感激的目光。

秦淮碧夫妇热情款待飞燕,董海川又带她游了禹王台、繁塔等名胜古迹,二人缠绵悱恻。

飞燕因急于回禀师父,于是二人又依依而别。

受命洪秀全,谋刺咸丰帝

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南京后,由于内部发生了杨韦内讧,力量削弱。起义军在清兵、湘军和淮军的联合攻击下,处于危难之时。八卦教、天地会起义也先后失败。开封知府秦淮碧为人正直,平时得罪了不少官僚,这时有人乘机上奏朝廷,参他与八卦教暗中往来。此时,已是咸丰年间(1851-1861年),咸丰帝立令将秦淮碧罢官解京,在午门外斩首,骆娘子也悬梁自荆董海川含愤避居乡野,伺机复仇。这一天,董海川探知河南巡抚荣毓去洛阳白马寺烧香还愿,事先埋伏于大雄宝殿佛龛后。正当他持刀欲出时,被一瘦老道拦住,董海川低声问道:“你是何人?”那老道一扬铁拐,回答道:“铁拐道人郭济元。”说着,把他拉到一个僻静处。董海川又惊又喜:“多年来我找您找得好苦!”郭济元道:“天王洪秀全知你艺高胆大,要我来找你,他有要事与你相商。”

于是,二人启程南下,历尽艰辛来到南京。洪秀全在天王府御花园设宴款待二人。

席间,洪秀全让董海川演示拳法,以助酒兴。董海川表演了八种掌法,博得在座的一致称赞。酒过三巡,洪秀全郑重地对董海川说:“董义士,朝廷无道,天下人共诛之!太平军正想乘胜北伐时,发生内变,力量大减。我想请义士入京伺机刺杀咸丰,太平军借机休整,再图北伐。”董海川站起来慷慨说道:“天王如此器重,为了天下百姓,我董海川万死不辞!”说着将酒一饮而荆董海川告辞洪秀全,与郭济元一道北上。二人来到北京,曾三入皇宫,然而无奈紫禁城戒备森严,皇宫内院又是千门万户,因此均未得手。后来,郭济元又奉洪秀全之命去山东联络会党。临行前,郭济元对董海川说:“咸丰皇帝深居简出,很难接近,我有一计,不知可否?”董海川道:“道长有何高招,尽管说来。”郭济元说:“只有自阉为宦,才能混入王府,只是要苦了飞燕姑娘了……”董海川一听,眼圈一红,斩钉截铁说道:“为了天下百姓,我看只有走这一步了!”

董海川先到砖塔胡同刘家做了阉割手术,伤愈后,便来到肃王府对看门人说:“我自愿到本府当护卫,已经阉割,请传话给王爷。”看门人便叫出管家。管家看看董海川问道:“既已割阉,为何又长胡须?”董海川答道:“留须在前,割阉在后。”管家见他身强力壮,是个干活能手,便留下他,但并不是当护卫,只是让他打杂干一些力气活。有一天肃王宴客,令其镖师演武献技,观者无不喝彩。原来满清王爷在少时一般都要到雍和宫学喇嘛拳,所以王爷也懂些武功。在众多王爷中,要数肃王爷华丰的武功最好,他两臂有千斤力,每天下朝后都练踢柏木桩子,腿功极佳,有“神力王”之称。因此,他每天宴客必有镖师表演助兴。这时肃王忽然口渴,令董海川捧茶来。董海川一手提壶,一手托盘,一个腾空,飞身从众人头上落下大殿,飘然立于肃王面前。肃王看得真切,知其武功不凡,欣然令他在众人面前一显身手。董海川也不推辞,在堂前练起转掌功夫,把众宾客看得目瞪口呆,收势多时,方才掌声雷动,声振屋宇。肃王大悦,遂任命他为护院总管,不久又奏请朝廷封董海川为四品护卫武职,从此,董海川在京城名声大震。

董海川虽然在肃王府当护院总管,但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,只是一直没有接近咸丰帝的机会。这一天,他探听到咸丰皇帝要到天香楼去偷香窃玉,非常高兴,认为机会终于到来,便换上一身夜行服,早早来到天香楼,藏在后院。天色渐暗,只见咸丰帝带着两个保镖从后门进来,西厢内一个粉头绿黛的妙妓飘然而出,将咸丰帝迎到里面,鸨奴退去,两个保镖隐到竹林中。董海川灵机一动,来到中院,用银两买通两个妙妓,让她们把两个保镖带走,然后破门而入。咸丰帝正在津津有味地听妙妓娇莺啭谷,猛见闯进一个蒙面人来,吓得面如死灰。这咸丰帝也会几手拳脚,他拽过妙妓做屏障,一边与董海川周旋,一面杀猪般大叫。董海川有点性急,他接连劈掉咸丰帝的瓜帽,又削断了咸丰帝的长辫。咸丰帝乘机将妙妓往董海川身上一推,夺门而逃。董海川一招“鹰击长空”,夺窗而出,挡住咸丰帝退路,咸丰帝顺手抄起一块太湖石,朝董海川面门掷来,董海川躲过。这时,负责天香楼安全的保镖们和咸丰帝带来的两个保镖赶来。咸丰帝狼狈不堪,乘机溜走。这时,保镖们将董海川围在中间,董海川毫无惧色,接连劈死几个保镖。然后纵身一跃,跳上房顶,消失在夜色中。

再说吕飞燕回到九华山,不久清兵上九华山捉拿清虚道长,放火烧观。清虚道长为掩护吕飞燕撤退,只身与清兵血战一昼夜,最后壮烈牺牲。吕飞燕星夜奔驰入京,没想到一进北京,就听说董海川新任清朝四品护卫之职,愤怒至极,决计除掉董海川。

这日黄昏,董海川随肃王爷从南郊鹿苑狩猎归来,路经一个名叫垂杨柳的村庄,猛听背后风响,他知有暗器飞来,一招“青龙回首”,只见一只袖箭飞来射死一个护卫。董海川见土丘后人影一闪,便飞身追过去,追出二里许,才将刺客抓住。他定睛一看,大吃一惊,原来是飞燕。只见飞燕杏眼圆睁,气愤地说:“好一个董海川,师父苦心培养你八年,你竟然投靠清廷,为虎作伥!”说着扬手打了董海川一耳光。董海川倒退几步,强忍住泪,刚要分辩,只见吕飞燕从怀里掏出一柄鸳鸯雌剑,“咔嚓”一声折为两截,摔到董海川脸上,然后说:“今生今世我再也不愿见到你!”说着转身飞跑而去。董海川眼泪止不住流下来,仰望南天,叫道:“飞燕,我对不住你啊!可我没有办法呀!……”

授徒传艺,崇尚武德

董海川武艺高超的名声不仅震动京城,而且远扬海内,要求拜师学艺者甚众,但他皆不收纳。此时他研究融汇历史名拳精粹,在清虚道长所传雏形八卦掌基础上,正式创立八卦掌全宗,全名称“游身八卦连环掌”。它与其他拳种区别的主要是,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,在行步走转中换掌变招、行拳作势。无论是左旋右转、顺逆往复,如环无端,周而复始;其转行的圆圈与八卦图中的八个方位的连线相合,又称走八卦。另外,走步换掌的基本掌法有单换掌、双换掌、穿掌、挑掌等八掌,每掌又可以化为八掌,共八八六十四掌,与八卦之变化相结合,故称八卦掌。八卦掌的掌法和走法都有独到之处,讲究以掌代拳,以掌代勾,用掌兼施拳的捶打之能、勾的拨掳之巧。走步上,要求“行走如龙,回转若猴,换势似鹰,沉若虎坐”。在两者的配合上,要求掌随步换,随走随变,使对方莫测高深。其技击特点表现为“避正打斜,以动制静”。实战时,通过步法的移动,手法的变化,转到对方的侧面或背面,趁其势背而击之,以及用不停的走转与对手周旋,寻找进攻时机。这样不断地以动制不动,以快动制慢动,掌握制胜的主动权。

董海川经过多年潜心苦练,他的八卦掌武功造诣达到炉火纯青之境,其应变之速,近乎神异。肃王府中有个叫全凯亭的旗人,为探知董海川武功根底究竟如何,有一次从身后举刀砍董海川的头部,待刀落下,只见董海川早已闪过,仍若无其事地向前走去。

一天夜间,全凯亭在董海川的居室窗外想窥伺董海川怎样练功,眼睛刚凑近窗口,猛然一团纸丸从窗内飞来,正弹中其眼睛。全凯亭钦佩至极,当即跪拜求师,董海川坚不肯收。全凯亭坚持跪了一天一夜,董海川被其诚意所动,方才收为门徒。全凯亭是董海川所收的第一个徒弟,现在传世的董海川遗像,即为全凯亭所绘制。

同治三年(1864年),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清兵和湘军的围攻下失败了,董海川得知吕飞燕早已到峨嵋山出家当道姑了,便离开肃王府到民间授徒传艺。人们都知道他有“异术”,前来拜师学艺的络绎不绝,门下所收弟子近千名,有名望的就达百人之多,其中尤负“盛名的有尹福、程廷华、史纪栋等八人,世称“八大弟子”。关于他们的奇闻轶事至今犹被武林界所津津乐道。后来京津一带义和拳兴起,董海川除悉心教授门徒外,还应义和团之约,教习拳棒。他授徒严谨,因才施教,根据所学者的不同特点,分别传教招式,因此现在流传下来的八卦掌套路各有特色。另外,他还十分重视徒弟的武德培养,要求徒弟不仅武艺高超,而且要为人正直,惩恶扶善。凡是登门找他比较武技的,他始终以礼相待,以武结友,绝不随意伤人。

当时,在北京城南有个武场,授徒传艺的武师姓张名虎,此人身手灵活,力大无比,曾打败过不少武林高手,在京城里颇有点名气。一日,他路经董海川的武场,见四周挤满了人,观者不时发出喝彩声,便好奇地挤进人群,只见场上董海川正在教几个徒弟转圈儿。他不知是八卦掌的招式,便放声狂笑:“嘿嘿,这算什么功夫,像瞎子摸鱼。”练功的众徒弟见张虎出口不逊,欲上前评理,被董海川一声喝住:“休得无理!”董海川向张虎拱手道:“请壮士多多赐教。”张虎轻蔑地瞥了董海川一眼,傲慢地说:“好,我让你们见识见识。”他见场子边立有石碑一块,半截埋在地里,便大摇大摆地走过去,运了一口气,双臂抱住石碑晃了两下,跟着一声吼叫,猛地将千斤重的石碑拔起,“轰卤一声扔在地上。

董海川看了看一脸得意的张虎,说道:“壮士力气确实不小,但不知能否将老汉推动?”张虎打量着眼前这个干瘦老头,诧异地问:“此话何意?”董海川说:“你若将我推倒,我拜你为师。”张虎暗想:“好吧,我今儿就收下你这个老徒弟!”于是,他使足了浑身力气,猛地向董海川推去,可是一连推了三次,董海川竟然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地。这下可气坏了张虎,他大吼一声,正要用力再推,就见董海川抬手一掌,便将张虎弹出丈外,摔倒在地。

董海川忙上前将张虎扶起,陪礼道:“恕我董海川一时失手,请壮士多多包涵。”张虎一听“董海川”三个字,不禁心头一惊,原来他早就听说过董海川武功高超,今日一试果然不假,不敢再逞能,忙羞愧地拔腿离去。

张虎回到家越想越生气,他还从没有如此丢过脸面。心想:此仇不报,岂不被人耻笑?但自知不是董海川的对手,便于深夜携手枪悄悄来到董海川的居室窗外,正当举枪暗算时,端坐在室内打盹的董海川一跃飞出,一掌将对方打跌数丈之外。张虎心想:这回可没命了!禁不住浑身一阵战栗。可是,董海川走过来却慢慢把他扶起,说:“伤着没有?你为何要加害于我?武林最崇尚武德,你这样做算不上武林好汉!今天,我饶你一命,如你今后还不讲武德,就莫怪我手下无情了!”董海川的一番话,说得张虎无言以对,入地无门,他“扑嗵”一声跪倒在地,流着眼泪说:“董恩师,您不计前仇,武德高尚,我张虎知错改错,如您不嫌弃,就收下我这个徒弟吧!”董海川忙把他扶起,乐呵呵地说:“老弟,看你说到哪里去了。俗话说:不打不成交。你我都是尚武之人,如你看得起我,就让咱们师兄弟相称吧!”从此以后,两人结成金兰好友,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,切磋武艺。

董海川一生无家室之累,晚年致力于传授八卦掌绝技,桃李满天下。光绪八年(1882年)因病去世,终年八十五岁。弟子们把他葬在北京东直门外东,并立有墓碑记述他的生平事迹。十年动乱时期,“董公墓”遭破坏。1980年,被董门传人迁葬于北京西山万安公墓。

领商网

领商网

领商网